民国时期的球王——李惠堂
李惠堂(1905年9月18日-1979年7月4日),字光梁,号鲁卫。他的祖籍是广东五华县,属于粤籍客家人,身高1.80米,担任前锋。李惠堂出生于香港,17岁时开始活跃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亚洲足球界。他不仅是战前少见的中国职业足球球员,也是公认的中国足球球王。他带领香港和上海的足球精英在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称霸。1976年,他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的评选中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。统计显示,他在足球比赛中射进近2000个球,他与巴西的里登雷克、德国的宾德、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均为进球超过千个的五大巨星之一。
在1930年代之前,中国足球被认为是全亚洲的冠军,李惠堂功不可没。他于1929年提出“足球即中国国球”的概念,使中国足球的普及和发展有了新的方向。
1950年代,李惠堂退休后转任教练,继续在香港和台湾推广足球。定居香港的他,使足球成为香港最流行的运动,并频繁造访台湾,推动当地足球文化。他在1954年和1960年的亚洲运动会中担任教练,率领香港和台湾联队击败日本、韩国等强敌,取得冠军。此外,他于晚年协助创立的台湾木兰女子足球队,也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称霸亚洲。
1994年9月,广东省五华县政府将李惠堂的祖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在房舍内举办《球王李惠堂》小型展览,成为该县主要旅游景点。
李惠堂的传奇故事
李惠堂在1923年随香港南华队远征澳大利亚时,遇到了来自悉尼报纸的嘲讽,导致全队士气高涨。队员们为了改正对中国足球员的偏见,上场后迅速展开攻势,李惠堂独中三元,助球队以3:0战胜对手,从而洗刷了“东亚病夫”的骂名,令人振奋。
李惠堂的成就与影响
李惠堂被誉为“亚洲球王”,其生涯成就斐然。他在1923年代表中国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并获得冠军,1925年成立乐华足球队并带领其创造辉煌战绩。他的比赛风格和技巧使他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个标志。
李惠堂的足球技术全面,得分能力强。他在1947年正式退出球场,转而从事教练和裁判工作,并在国际足坛上继续活跃。他在1976年被评为“五大球王”之一,至今仍被众多球迷铭记。